古代从来就不缺乏天才,特别是唐朝和宋朝的诗人,他们还在很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,创作出了令人惊艳的作品,例如初唐时期的骆宾王,7岁的时候写下了经典的《咏鹅》;再譬如中唐诗人白居易17岁时同样写下了震惊文坛的杰作《赋得古原送别》,这些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翘楚。可能对于现在的青年来说,无论是7岁,还是17岁,那都不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914
古代从来不缺天才,各个朝代都有那种天才人物,尤其是唐朝,从初唐开始就有无数的少年天才,他们用手中一支笔,写下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;例如初唐时期的王勃,还有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;以及中唐时期的李贺和刘禹锡等人,那都算得上是天才。他们不仅才华过人,而且品格高尚,这是非常难能可贵,要知道有些人可能很有才华,但是自私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932
中国文字博大精深,寥寥几语就蕴涵着大智慧。下面这些诗词文章或为处事之至理,或为劝世之良言。虽越千古,如今读来,仍是朗朗上口,其文辞之美、状物之精、明理之深,读一次便是一次的享受,一次的了悟。去留随意《行香子·述怀》【宋】苏轼清夜无尘,月色如银。酒斟时,须满十分。浮名浮利,虚苦劳神。叹隙中驹,石中火,梦中身。虽抱文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912
英国本周进入有史以来罕见的高温期,多地室外温度向40℃冲刺。在此背景下,英国副首相拉布称国民“应当享受阳光”,招致舆论批评。新华社资料图据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19日报道,罕见的热浪使英国公共交通几乎陷入停顿状态。许多铁路服务遭取消,即使是继续维持服务的线路也要一律减速。英国气象局建议民众尽量留在室内。一些诊所及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812
华夏文明传承千年,出现过无数雄才伟略的政治家,才华绝世的文人墨客,还有许多令人唾弃,千古谩骂的恶人,可谓是形形色色,包罗万千。而在这些人之中,还有一类“奇人”,他们能力出众,甚至拥有观星宿知未来,看相占卜的本事。传言这类奇人五百年才会出现一位,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奇人,看看他们的传奇故事。01纵横谋略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831
南宋词人蒋捷可谓是大名鼎鼎,他的词也是脍炙人口,一些经典的作品还深入人心,特别是他在晚年,写下的这首《虞美人.听雨》,成为了宋词最后的压卷之作。整首词意境凄美,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的忧愁,正是由于词人在现实生活中,感受到了那种无奈,还有悲痛之苦;所以在这首词中,他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,道尽了人生的无奈。这首词无论是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796
我们在中学阶段学习文言文的时候,经常会接触到“古今异义”,即某一个字词或俗语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中,原本所表达的意思发生变迁,比如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”这句话,现在多用来在失败的时候安慰人,但它最初的含义并非如此,而且它的后面还有一句话,蕴含着高深的哲理,令人醍醐灌顶,却鲜有人知。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”是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1005
梅花历来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,人们之所以会喜爱梅花,正是由于梅花高尚的品格,还有独立的个性,它和别的花不一样,每当到了冬末初春时节,天气还是异常的寒冷,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,可是梅花从来不会畏惧寒冷,依旧在风雪之中尽情地绽放,这也正是梅花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;也正是由于梅花的这种独特性,还有它所传递出来的高尚的品格,使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883
宋代女词人李清照,仿佛谁都能信口背出她《声声慢》中的那句: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。前几年的热播剧《知否》,剧名的全称也是来自于她的《如梦令》:“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”。借着电视剧的名声,《如梦令》又大火了一把。李清照书香门第出身,她父亲是进士,还曾是苏轼的学生,博学多才,家中有很多藏书,她从小在这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访问次数:948
明朝名臣程敏政小时候就机智过人,后因“神童”被当朝皇上召见,大学士李贤很欣赏他,打算将女儿许配给他,就在宴请时出了一个对子去考验他。文采斐然的神童,程敏政妙对成佳婿李贤是天顺年间的首辅,对当时的政治有很大影响,甫一入阁便加剧了夺门集团内部的分裂,更是在夺门之变后,得到了明英宗的奖赏和重视。古代世家多依靠联姻来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8 访问次数:913
《唐诗三百首》是很多人的启蒙读物,这部经典的诗集收录了唐诗的精品,里面每一首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,而且深入人心,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,那都不会陌生。不过这部诗集里排在第一首的却是选择了张九龄的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一》,并没有选择李白,或者是杜甫的作品。其实只要读一读这首诗就知道它的魅力,通篇写得很是有趣,不仅很抒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8 访问次数:960
农村建造新房可谓是一件大事,建房之前会找人看房屋的朝向、大门的位置、窗户的个数等等,目的就是为了祈求一个好的寓意,受心理作用的影响,住进去之后也会舒坦一些。民间关于建房,也流传着一些俗语,有些俗语会指出房屋的好坏,比如“不怕屋后塘,就怕抬轿房”这句俗语,从字面意思解释,不害怕房屋后面有池塘,就怕房屋是“抬轿房”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4 访问次数:799
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《诗经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典籍,为“四书五经”中五经之首,是古代读书人必读书目之一。然而翻开《诗经》,很多人会感到深深的疑惑:里面咱们能够读懂的很多都是写男女爱情的民歌。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;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;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等诗句,早已经是家喻户晓。但是一般人读这些诗,所感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4 访问次数:953
在清朝末年时期,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,我国遭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侵略和欺凌,尽管在这一动荡的年代,很多人带有麻木的思想,不愿意改变现状,但不乏存在很多有志之士,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。这些爱国主义者来自各行各业,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,也愿意投笔从戎,或是写下一篇篇讨伐资本主义侵略者的文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4 访问次数:895
我国古代读书人,秀才开始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很多能够混迹官场了。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,到了唐朝初年,秀才科是常科考试的一种。《通典》说“初秀才科第最高,方略策五条,有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凡四等”。但后来“秀才科”被废,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。到了宋朝时,凡经过各地府试者,无论及第与否,都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2 访问次数:1036
很多人读懂了李白的嚣张,却忽略了刘禹锡低调的霸气。顶着“诗豪”之名,刘禹锡的霸气和李白不同。李白是得志时就仰天大笑出门去,高喊着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;失意时则满是愁情,泄气地说“明朝散发弄扁舟”。刘禹锡不同,被一贬再贬,他很少有泄气的时候,反而写下了“晴空一鹤排云上”、“病树前头万木春”等妙语。不夸张地说,晚年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999
“三绝诗书画,一官归去来”,是画家李鳝用来形容郑板桥的诗句。在书画界,郑板桥是一个怪人,一生只画石、兰、竹,他给出的理由是石头万古不败、兰花四时不谢、竹子百节长青,而他要做一个千秋不变之人。郑板桥的书画现在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,但他的轶事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他巧骂豪绅、巧判趣案、在茶壶上写诗等趣事,都广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805
在我国诗词史上,从来不乏一诗成名的诗人,就像写下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”的崔护,还有写下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”的林升等。不过这些大多都是以男诗人为主,究其原因,其实也很容易理解。在古代,虽然不乏女子文人,就像唐代的“四大女诗人”李冶、薛涛、刘采春、鱼玄机,还有宋代的李清照、朱淑真等,但是细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754
读了许多诗词后,大家会发现很多文人都是爱炫技的。他们不但发明了回文诗、叠字诗、数字诗、顶针诗、谐音诗等,还喜欢刻意地避讳所咏之物,创作了一首首写雪不带雪字、写月不带月字、写花不带花字的作品。虽然如此“卖弄”的文人不少,但真的写出精品的却不多,这是一件需要极考验水平的事。本期要和大家说的是苏轼的一首炫技之作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951
苏轼流放到儋州后,以为此生再也不可能回到中原,但是很快宋徽宗继位后,为了大赦天下,特意准许苏轼回到故乡,这让孤悬海外的苏轼欣喜若狂,连夜收拾行装,乘舟北上,但是他太累了,一生流放到各种不同的地方,使得他身心疲惫,到达了常州之后由于生了一场病,于是便选择留下了修养,谁知道第二年一代伟大的文学大师就此烟消云散,再也没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992
提起“总理”二字,勤政为民的周恩来绝对是不二人选。在许多人心目中,周总理,也许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当得起“人民公仆”这一称号的领导人。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,他总是关怀备至、体贴入微。暮年时期的周恩来逢年过节,恩来总理总会关心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能不能吃上一顿饺子。抗洪救灾、地震现场,也总是会有他奔波劳碌的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935
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的最后一个朝代,清朝统治者们一直饱受人们的争议。一部分人认为清朝晚期,国家签订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,让中国进入最黑暗的时期,统治者们难辞其咎。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和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帝王相比,满清统治者已经做得相当不错,只是时代发展,清朝没能及时跟上,最终才成了历史牺牲品。对于两种不同的看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856
老一辈人总说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,可见,婚姻大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。大部分人这一辈子,也就只有这么一次选择的机会,所以是慎之又慎。其实关于婚嫁,古人也有一套自己的说法。古人云“娶妻莫娶翘翘嘴,嫁汉别嫁天庭垒”就是关于选择配偶的,不过什么是“天庭垒”?这句话究竟还有没有道理呢?接下来我们就一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886
北宋的文人大多喜欢悲春伤秋,到了春天看到万物复苏,处处繁花似锦,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悲伤,认为这一切只不过是昙花一现,很快就会消失;然而到了秋天,那就更不用说了,大地一片肃杀,此时就更加伤感。正是在这一悲一伤之间,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优美名篇,特别是一些爱情词,它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,使得我们读了之后当真是会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895
在很多人眼里,古代的文人们似乎永远是一副书呆子形象,说起话来也总是文绉绉的。但事实上,这或许只是大家的一种偏见!随便举几个例子,大家就明白了古人有多潮!你以为“呵呵”二字是今人在聊天时的发明?其实它出自五代大文人韦庄之手,原句是“遇酒且呵呵,人生能几何”,这个用法距今已有1000多年。你以为“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”出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879
题墙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之一,苏轼的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王安石的“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”都是题墙诗中经典。以上这两位一个是题在山壁上,一个是题在好友家中,在当时都不算什么损人的事。但偏有才子明明是租的房子,也喜欢在墙上题诗。当年唐代才子张渭受了不少房东的闲气,直接在房东家墙上写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991
对于中国古代许多统治者来说,如何平衡好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部落关系,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难题。中华上下五千年,有不少少数民族政权,就比如我们的元朝和清朝,然而还有一部分政权没有称霸中原,却依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比如说,我们看古装剧时经常听到的“契丹族”,就是一股强劲的少数民族势力。尤其是在北宋时期,以契丹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997
忍字头上一把刀,所以忍是件很扎心的事。而且这个“刀”上还有一个点,一般解作利刃,可见要做好这个“忍”字是有多难!对这个字,几千年来有各种各样理解方式,其中最出名的是孔子的两句千古名言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和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”。这两句话看似很矛盾,其实正是孔子的大智慧所在,二者是辩证关系。那么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1022
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——北宋·苏轼这是苏轼品评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与画时说的一句话。王维,号摩诘,唐代著名诗人,画家。王维书画堪称一绝,史料记载:“(王维)书画特臻其妙,笔踪措思,参于造化;而创意经图,即有所缺,如山水平远,云峰石色,绝迹天机,非绘者之所及也。”王维,他以绘画艺术的技法和视野来看待诗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842
王维,字摩诘,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、文学家、思想家;而且他的诗清新脱俗,如果要给唐朝的诗人排名的话,王维一定是可以排进前三名。尽管整个唐朝诞生了无数的诗人,但是王维特立独行,无论是才华,还是才情,那都是令人赞叹,而且很多的作品看上去很普通,可是只要细细品来,又会发现与众不同,处处充满了诗意,这也正是王维诗作最为独特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11 访问次数:872
常言道: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,7月已经来到,也将把新一轮的高温推向高潮。这一轮的高温,将会出现在三伏天,人们会觉得气温很高,天气最闷热,在这种又闷又热又潮湿的日子里,会感觉身体出现各种不适。老祖宗告诉我们要顺时而食,尤其在三伏天,要根据时令来调整自己的饮食,才能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。三伏天酷暑难耐,流汗多,消耗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05 访问次数:882
引言在我国古代社会中,曾经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关系,不可僭越。天地人,君臣子,无数的神话故事,民间传说和历史记录围绕着这六者关系的建立和打破展开演绎。当然,这期间也有谚语流传下来。所谓父不进子房,就是一个很经典的谚语。但后半句传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,所以不被效仿。01所谓“父不进子房”,不仅仅是说的父亲不能够进入儿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03 访问次数:871
问个问题,大家觉得唐代诗坛最“刚”的诗人是谁?或许有人会说是李白,但大家别忘了晚年因犯事被关入大牢时,诗仙可是没少写拍马屁和求饶的诗。与李白相比,刘禹锡则显然要“刚”多了。读多了刘禹锡的诗文,会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:他的经典诗文多数都是被逼得忍无可忍时写下的。被贬和州,若不是知县欺负他,让他搬了三次家,他也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03 访问次数:884
当年清代文人黄景仁发牢骚,写了句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,传了200多年,成了很多人调侃甚至是诋毁读书人的话。虽然它看上去有几分道理,但千年文坛中有几个人的存在,让这7个字只能是个笑话。这几个人里有:文能写红一座楼,武能守住一座城的范仲淹;文能写出《满江红》,武能马上定乾坤的岳飞;文能当上词中之龙,武能千里追叛将的辛弃疾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03 访问次数:1007
说到宋词,总会有那么一长串词人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,也会回忆起那一篇篇有名的词作。清代学者王士禛在《花草蒙拾》中说道:“张南湖论词派有二:一曰婉约,一曰豪放。”将宋词按照流派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是非常准确的。豪放词和婉约词各有什么特点呢?说起豪放词,让人想到一个故事,据南宋俞文豹在《吹剑续录》中记载:“东坡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03 访问次数:979
千年文坛中,有很多被低估了的文人,范仲淹是其中一个。因为是朝廷肱骨,他在文学上的才华被低估了,读《岳阳楼记》很多人只看到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气魄,却忽略了这篇散文本身的美感。因为是文臣,所以他在沙场上的功绩也被很多人忽略了,当年戍守西北时他能让西夏不敢越池半步,这一点是很多普通文人做不到的。...
发布日期:2022-07-03 访问次数:961